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完成 農獸藥殘等項仍是攻克重點
發布于 2021/08/30閱讀(728)來源 ltrlw
摘要
川粵魯浙閩,滿漢全席宴,無不透露著中國人對吃食的熱愛。如今社會飛速發展,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內容
川粵魯浙閩,滿漢全席宴,無不透露著中國人對吃食的熱愛。如今社會飛速發展,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不斷攀升,從原先的色、形、味俱全,到追求營養、健康。食品不僅有果腹的作用,更是為人們帶來舌尖上的歡愉,開辟食物新天地,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2021上半年,市場監管總局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完成安全監督抽檢1808640批次。本次抽檢中,不合格樣品42412批次,總體不合格率2.34%,較2020年同期上升0.23%。上半年食品安全呈現總體向好,穩中有升的狀態。
從食品抽檢品種具體分析,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油、蛋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抽檢不合格率分別為1.19%、1.06%、0.32%、1.44%、0.21%,均低于總體不合格率。此外,水產制品、蜂產品、水果制品等20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與2020年同期相比也有所降低。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抽檢中,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污染、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作為食品安全重點檢測項目,不合格率占比較大,分別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37.29%、19.01%、15.21%。
小到月度檢測大到年度檢測,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污染、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鐵項目。然而多次檢測、整改后,占比率雖有小幅度減少,但仍然是高居不下,威脅著我國的食品安全。
三類重點檢測項目為何問題層出不窮?
農獸藥殘留超標角度來分析,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商業價值,即減少投入的人工成本。比如在生產端,除草劑一畝地不到10元,而人工除草至少100元一遍;用化肥省事、有機肥費事,無人機打農藥更省事;恢復生態平衡用物理+生物方法費事,植物材料費事效果,地膜可以保溫保墑還控草。農民并不關心微塑料、二惡英、塑化劑問題,這就造成了農獸藥殘留、超標。
微生物污染污染角度來看,其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雜質污染三類。微生物污染存在于食品的一整個環節。從養殖環節開始,農戶為了提高料肉比,添加重金屬等微量元素以及抗生素等;在運輸環節,運輸人員為了保鮮保活,需要填充保鮮劑或孔雀石綠;在儲存環節,商家各種防腐劑拉長保質期;餐飲環節廚師還要添加化學物質。附著在各種輔具上的微生物稍有不慎就進入食品中,危及人體健康。
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角度來看,食品添加劑包括著色劑、防腐劑、酸度調節劑、食品膨松劑等。食品添加劑多出現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如雙蛋黃冰激凌日落黃添加劑過度使用。這些添加劑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危害腎臟、肝臟、膽囊等代謝器官。同時,食品添加劑還會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吸收。
標準、技術整治缺一不可
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環境必須保證清潔、衛生,禁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禁止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包括藥品),食品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等都不得超標。
加之,食品其銷量巨大,影響人群廣,其生產銷售更應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規要求,確保安全健康。對此,農業、市場監管部門要成為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主體,以衛健委為科技支撐,國務院食安委為綜合協調,組建新式食品安全監管新格局。
首先政府要制定“恰到好處”“剛好夠用”的食品安全標準,以剛好確保食品安全為限。
實際上,政府管得越多,食品安全的標準定得越高設租尋租空間越大,明面合規成本越高,然而這些成本用來取悅監管者而非消費者,于提升食品質量與安全無益,反而生產者不得不削減食品質量安全的成本。
其次,推廣食品安全污染物的快檢技術,保障食品安全。現有的檢測手段包括針對生物污染物的直接鏡檢、免疫學分析、分子生物學檢測等方法;針對化學污染物的色譜分析、光譜分析、氣質液質聯用分析法。除此之外,新興的熱門分析手段以及新型、性能優異的材料檢測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農獸藥殘留檢測、食品微生物控制、食品中營養成分分析等方面都已經出現了科學儀器的身影。
另外,巧用大數據監測。中食鏈發布的食品護照App端,掃描二維碼即可查驗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所有數據,實現了一物一碼。
總之,食品安全還要各部門齊發力,共堅守。隨著儀器技術不斷提高,快檢設備紛紛更新換代,廣泛應用于各項食品質量抽檢工作中,這也給食品質量監管部門帶來諸多便利。未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吃好喝好仍然是為了社會發展的一大目標。
相關資料
上一篇: 全球告別含鉛汽油時代 環保圈層不斷擴大 唱響綠色主旋律
下一篇: 市場監管部查處食品安全案件 連鎖門店要“鎖”好入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