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色食品發展 2023年度食品行業政策盤點
發布于 2024/01/08閱讀(451)來源 ltrlw
摘要
食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既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的基礎,也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內容
食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既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的基礎,也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食品產業涉及農產品的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其產業鏈的完整性和高效性對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出臺多種政策,從法律法規、監管體系、標準體系等方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推動食品產業的升級轉型,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時至2023年末,化工儀器網整理今年發布的食品安全相關政策法規、標準與檢測方法,展現我國為保障食品安全所作的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食品產業
3月29日,工信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將美食與各種渠道、場景、載體對接,為食品行業打開新局面,有人稱之為“美食+”策略。也有人將其歸為“特色經濟”,通過發揮地方優勢,帶動消費復蘇、市場回暖,兩種不同的視角給人以不同的啟發。
預制菜產業持續發展 首次寫入一號文件
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在這份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意味著預制菜市場爆發不僅是市場所向,也將與國家食品工業、農業發展緊密結合,為產業實現規范化發展發出重要信號。
這是預制菜自問世以來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自2020年疫情期間以來,預制菜概念逐步進入大眾視野,到2022年預制菜沖破4000億,到2023年預制菜飛入“中央一號文件”。預制菜產業已經充分得到國家的支持,迎來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規范外賣 制止餐飲浪費
6月份,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聯合印發《關于發揮網絡餐飲平臺引領帶動作用有效防范外賣食品浪費的指導意見》,落實《反食品浪費法》等法律規定,充分發揮平臺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增強平臺內商戶和消費者的文明消費意識,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促進網絡餐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指導意見》明確,引導平臺進一步優化協議規則,完善湊單滿減機制,落實外賣食品標準,規范平臺外賣配送服務;鼓勵消費者厲行節約,引導平臺進一步優化餐品供給結構,優化餐品信息展示,積極推廣小份餐品,強化全流程文明點餐提醒,建立健全消費者節約激勵機制。
日前發布實施的《綠色外賣管理規范》推薦性國家標準明確外賣餐品經營企業應減少各種包裝材料的用量,用環保的材料替代,避免或減少環境污染。具體來看,規范主要圍繞外賣餐品制作、外賣餐品供應和綠色外賣管理優化三個環節,對餐品原材料采購,餐品加工、烹飪與餐廳運營,餐品包裝與材料使用,外賣配送、垃圾處理,綠色外賣展示,綠色宣傳、綠色質量管理等主要內容提出相關要求。
我國出臺第一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
6月份,農業農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制定印發《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明確建設以節能宜機為主的現代設施種植業、以高效集約為主的現代設施畜牧業、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的現代設施漁業、以倉儲保鮮和烘干為主的現代物流設施等4方面重點任務。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對促進設施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拍黃瓜、泡茶等制售行為簡化許可
7月12日,為進一步規范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工作,加強食品經營安全監督管理,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辦法聚焦企業反映的堵點難點問題,對拍黃瓜、泡茶等簡單食品制售行為,作出了簡化許可的規定。食品經營者從事解凍、簡單加熱、沖調、組合、擺盤、洗切等食品安全風險較低的簡單制售的,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簡化設備設施、專門區域等審查內容。
食品禁止過度包裝正式實施 最高罰10萬元
根據《標準化法》,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于2021年8月修訂發布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于2023年9月1日起實施。針對月餅和粽子過度包裝問題,于2022年5月發布了GB 23350-2021國家標準的第1號修改單,已于2022年8月15日實施。
過度包裝會受到處罰嗎?最高會被罰款10萬元。據介紹,根據相關規定,生產經營者未遵循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罰款。
促進保健食品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8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實施細則(試行)》,這是從制度上改革我國以往保健食品功能聲稱評價管理模式的重要舉措,體現了三大監管創新。
8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公告,規范保健功能聲稱管理,落實企業保健功能聲稱和研發評價主體責任,促進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生鮮燈”誤導消費者,禁用
12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新修訂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實施。《辦法》聚焦于“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的特殊業務特點,強化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食品安全責任,在經營主體對食用農產品的監督抽檢方面做出相關規定。此外,《辦法》還明確規定了“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違反“生鮮燈”相關條款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我國特醫食品產業迎利好
12月3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要求,結合行業發展和注冊管理實踐,進一步嚴格產品注冊條件、要求、程序,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和臨床效果,強調以臨床需求為導向,鼓勵企業研發臨床急需產品,不斷擴展特殊人群的可及性。
你的食品安全保障手冊! 監管辦法+糧食安全保障法
10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屬地監管人員的監管責任,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辦法》規定了涵蓋事前許可、事中檢查、事后懲處的全過程閉環監管體系;建立了食品相關產品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對食品相關產品法律責任予以明確;規定了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銷售者的主體責任及生產全過程控制的具體要求,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要建立原輔料控制、生產關鍵環節控制、檢驗控制以及運輸交付控制等制度,銷售者要建立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制度。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23年12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應當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滿足人民群眾對食物品種豐富多樣、品質營養健康的消費需求。國家建立糧食安全責任制,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糧食安全保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糧食安全保障投入機制,采取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強糧食安全保障,完善糧食生產、收購、儲存、運輸、加工、銷售協同保障機制,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調動糧食生產者和地方人民政府保護耕地、種糧、做好糧食安全保障工作的積極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關資料
上一篇: 生態環境部發布8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包括氣相色譜法在內
下一篇: 2023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揭曉!